首页 肌肉网

李小龙功夫理论优势与微瑕:重直线而轻圆

2011-01-11肌肉网 + 关注

 

李小龙头像

  近读李小龙著《截拳道之道》,以及重温李小龙部分视频,以爱武之凡人观之不惴浅见,略感而言之。仅就自己感兴趣的李小龙有异于其它武术家的长处粗识如下(并非李小龙动作优势全面列举)。

    李小龙动作之“快”

  有说因李小龙动作之快,“摄影机按照正常速度拍摄,但是出来的效果非常模糊,他们迫不得已将转速调慢,以求‘真实’”!比较视频中李小龙和其对手的节奏,李确实快。个人以为:李小龙观击剑而得来的快速滑步之步法,运用极度放松的肌肉在瞬间紧张产生爆发力。李小龙在与黄泽民比武之后,认识到自己步法和腿法因拘泥于咏春拳而有局限性,下决心研究一种优秀步法。瞬息万变的击剑手法当然有其与之相配的步法,击剑步法也许是格杀中移动最快捷的步法,这引起李小龙和伊鲁山度的关注。经过提炼后来糅进截拳道步法之中,可以看出李小龙为以快制快引进步法是独具慧眼的。

    李小龙出击之“重”

  阅李小龙著《截拳道之道》后以为,李小龙重拳重腿来自于对运动力学的领悟。李小龙最重视的是鞭击力,强调运手臂如“鞭抽”,如果鞭无节则是“棒打”。李小龙其次重视杠杆作用,并强调侧面形成发力直面、直线,经杠杆作用发力于手臂的重要。还有李小龙对发力时脚的步法理解非常到位:“当进步攻击时,前脚在前手未接触至目标前,不可落地,否则,身体在击中对方前就不易前进,动作不灵。记住,利用后脚,踏地撑瓣,使出拳更有威力。”“前脚在前手未接触至目标前,不可落地”应是最核心的东西,观国外优秀选手掷铅球时发力你就会认识到李小龙此语的正确,也好像在论述郭云深半步崩拳的步法似的。但“前脚在前手未接触至目标前,不可落地”容易被有些行家误读。“不可落地”之前脚私人以为:形如拗步崩拳时之步法,前脚是蹬地发力之后脚越前(崩拳全步动作)形成的前脚,最先的前脚成后脚且成重心脚,可以说是拖带最先的后脚前移成前脚,在拳未触及敌手前此拖移向前形成的前脚,脚尖可点地或稍离地但脚既不可落地,亦不能在此时跃起。李小龙说“手脚的配合均是手先脚而发的,铭记在心,手先脚发,时时不忘”。观国外铅球高手与国内铅球国手发力视频水平分水岭即在此(拳有自秘只能概说)。李小龙还认为使身体前倾不转腰的平行推击力不是真正的打击力。

  李小龙对发力何以有如此深刻认识,而现在武者有海量的武术信息资料、海量的武术视频却也仅少数行家悟其要,原因在于李小龙本人就是其赞扬别人所说的“有些罕见的‘天才运动家’”。试想,李小龙之父李海泉本是名角,武丑、网巾边、二花面均表演精到,当然不乏运动天赋,李小龙自然有这方面的潜质遗传,李小龙仅3个月大就在旧金山当地拍摄的粤语片《金门女》串演,18岁前已拍电影21部,电影是肢体表演动作艺术,李小龙又爱在街头打架,赢得过香港恰恰舞冠军,故身手动作的协调当然异于常人,且李小龙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位武术家,其次才是演员,在截拳道中竭力开发人身力道与招法,达到身心肌肉配合协调如一,自然功力不同凡响。

    李小龙摆桩之独特

  李小龙截拳道摆桩姿势是:重手重脚的右手右脚置前,弱手弱脚的左手左脚置后,与一般拳击姿势站式相反。行家说有先发制人等妙处,另外前手出拳频率肯定高出后手重拳不少,故以强手作前手。其实李小龙既从击剑悟道,也难免不吸取其剑法。很简单,剑只有一把且只能单手握,当然要用习惯的右手啦!当然李小龙早期的街头斗殴也告诉他,要第一时间给人以打击而不是用先诱敌落空的太极式推手打法(当然也不排除有假动作和虚招诱敌),这种先隐忍后击发不符合李小龙刚猛的性格,要尽可能先进攻甚至连续进攻,不容对方还手,即使防也是消截合一的打法。这些决定了李小龙为什么用右手右脚之强前置摆桩!

    个人认为的或许是李小龙功夫理论之微瑕

    李小龙的身心论

  李小龙说:“搏击者的思考与动作需快如闪电,身体与心灵协调一致亦是搏击的秘诀。”身体与心灵协调在李小龙看来可以具体到思考与动作的对应,然而激烈交手时对于对方突然袭击意识思考就慢了,是条件反射(或者本能或者潜意识)运用自己平时所训练招式。诚然李小龙过招中本能反应极出色,但似乎又处在想用主动意识去控制的心理中。应该说身心协调用本能与动作对应,比用思考与动作对应更切合实际。格斗中李小龙是否过于强调主动意识思考了呢?还是笔者理解上有歧义?

    李小龙的“松”“紧”论

  继续考证李小龙相关理论,李小龙认为对敌时“所要的放松是肌肉放松,不是意识或注意力放松”,意即在肌肉相对放松时精神意识却是紧张的。看来李小龙有过于强调主动意识作用的顷向。还说“放松是一种身体状态,但它却是由精神状态控制的”,“对付冷静的拳手,自己需冷静。遇到慌张的选手则自己的反应必须更激烈”,即是:遇到动作急促慌张的选手,李小龙选择的不是冷静,而是以快制快。看来李小龙在动作中认为主动意识很重要,好像没怎么在乎条件反射(或者本能或者潜意识)。设想李小龙打拳时,肌肉放松意识却不放松很紧张,要到离对方身体寸许,才骤然紧缩肌肉产生爆发力击出,诚然动作快速劲力猛烈,但有得必有失,还是会产生一些弊病的。

  其一、过度放松则抗击打力下降,李小龙防守严密是以攻代防,速度奇快故对方较少重击到他,勿须额外练抗击打力。以攻代防:如李小龙与香港演员洪金宝比试,洪的腿踢在半空,李的腿已经在洪脸上了,很快的;然而与石坚比试,李小龙连续几脚被石坚躲过,最后一拳打在李脸上致鼻子出血,说明防守也有疏漏时,抗击打力并非不重要。

  其二、过分注重主动意识而忽略潜意识,容易使人的精神处于长期紧张状态中,久之易有神志上的病态。李小龙性格急躁、火爆,某种程度上说亦是脑部肿瘤病变之诱因。在洛杉矶进行全身检查,被初诊为“脑部有问题”的李小龙拒绝对脑部的检查。再由于他死前两个月一度在公司昏倒,所以据推断脑病与其死亡情况直接相关。诚然李小龙截拳道理论关于格斗言论中,也说过一些须本能的反应之类的话,但潜意识中李小龙还是对主动意识过于关注的。他曾在《截拳道之道》中指出,“搏击是用大脑的,而不是光用手或脚。这是真确无比的格言”。因为攻防中主动意识过于紧张,再加上自拍自演电影日程安排太紧凑而少休息,大脑长期超负荷思考工作,当然易使脑部致病。当然在戒备势、出击时肌肉的松紧,笔者亦有体会,意会反有言传不能较好表达之时,从略。

    李小龙滑步有时双脚尖踮地

  在《猛龙过江》中,李小龙与罗礼士演对手戏,李双踮脚尖夸张的跳来跳去多为网友诟病,私下以为,双脚一虚一实应可,勿需双脚踮起以至飘浮。

    李小龙动作重直线轻圆

  受咏春拳中线理论、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理论影响,李小龙动作中除防守和钩拳等需带圆弧运动的动作外,攻击中注重直线而几无圆弧。收拳时要求“绝不可将拳放下,置低,必须养成由原来出击路线收拳之习惯”。因为李是出手快收手亦快,好比快速冲出的车又毫不迂回快速倒回一样,车的磨损会加大,私下以为,拳的发、收皆原路直线,且无圆弧转关,对于人会加速肌肉疲劳。圆固然不是最好,但椭圆、弧是可行的吧!拉长的“8”字可在直线和圆弧中很好协调,最好用“8”字回环作拳的出击和收回动作。

责任编辑:jirou001

相关推荐

李小龙是如何练肌肉力量的

2015-06-22 3630

40年后 丁佩首度开口揭李小龙猝死时刻

2014-06-19 791

李小龙逝世40周年之际 在日人气再度高涨

2013-07-12 654

罕见!李小龙与妻子的练功照

2012-03-19 584

李小龙对世界的影响

2011-11-26 711

李小龙功夫理论优势与微瑕:重直线而轻圆

2011-01-11 466